企业社交

|

员工通道

|

防伪查询

|

电子采购平台

公司公告

泸州:执“绿色发展”之笔 绘高水平发展“新画卷”

发布日期:2024-02-05 14:50:50   来源:米乐体育官方网站入口 浏览次数:1

  省委十二届三次全会作出深入推动新型工业化、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决策部署,指出要推进产业绿色化发展。此前,经济和信息化厅、省发展改革委、生态环境厅等三部门联合印发《四川省工业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

  作为区域中心城市,泸州勇担使命,深入推动新型工业化,促进产业绿色化、智能化、融合化发展,奋力书写“泸州答卷”。去年7月,泸州市委九届六次全会审议通过《泸州市委关于深入推进新型工业化服务全省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决定》中,将推进产业绿色化作为发展大方向之一。

  奋力争先,泸州交出亮眼答卷。2023年1-9月,全市六大重点工业产业实现营业收入1420.9亿元,实现利润 285.4 亿元,同比增长17.3%。

  去年5月,全国电炉短流程炼钢推进大会在泸州召开,这是行业首次召开关于电炉短流程炼钢的全国性大会。

  泸州拥有四川短流程炼钢的突出代表企业——泸州鑫阳钒钛钢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鑫阳钢铁”)。在这里,记者看到,来自成都、重庆等300公里以内城市的废钢材不断被运来,经过高温熔炼以及各条生产线的加工、锻造,废钢“变废为宝”,成为连铸钢坯等优质建筑钢,而后又“马不停蹄”地输往全国各地。

  短流程炼钢,是全球钢铁生产两大主要流程之一。相比以矿石为原料的长流程,短流程以废钢为原料,其流程紧凑,在投资、效率、环保等方面具备先天优势,是传统产业绿色化发展的体现。

  “仅此一台设备,就投入了数亿元。”鑫阳钢铁董事长刘义腾和记者说,100吨超高功率水平连续加料电弧炉使废钢入炉温度提高,缩短了冶炼周期,大幅度降低电耗。同时,该设备还对废钢原料条件要求较低,一般废钢都可混装入炉,这又节省了原料成本。

  为实现高质量绿色发展,除了引入高质量的设备,鑫阳钢铁还另有“高招”。“我们致力于以高标准建设新型数字工厂。”鑫阳钢铁智能制造信息中心相关负责这个的人说,鑫阳钢铁的“废钢智能判定系统”依靠云平台和数据库强大的运算能力,解决人工废钢判级识别不准等问题,促进废钢检验工作安全、精准、高效运行。2021年,鑫阳钢铁共生产粗钢77万吨,实现产值34.35亿元。到2022年,公司制作钢材已达194.29万吨,实现产值83.58亿元。

  据泸州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党组书记、局长张毅贤介绍,泸州将短流程钢为主体的先进材料列入重点发展的六大工业产业之一,深耕优特钢铁、新型水泥、环保玻璃、装配式建材、家装建材等五大领域,加快传统建材绿色化、循环化转型。其中,鑫阳钢铁、赛德水泥成功创建为省级绿色工厂,正加快打造全国短流程炼钢标杆企业。

  立足局部,放眼整体,泸州对传统产业绿色升级还有非常多‘谋篇布局’,在推动绿色化发展中不断寻找新动能。

  白酒作为泸州特色优势产业,也正在找准绿色发展“关键手”,用现代科技赋能传统酿造工艺。泸州老窖率先探索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转型,成功打造“白酒自动化酿酒设备”,在酿造的出窖、拌糟、上甑等关键环节实现自动化“零的突破”,先后申请200余项专利用于项目升级,建成国内顶尖的自动化酿酒车间,产量、水耗、能耗、优级酒比率等生产效能显著提升。凭借优异的应用效果,这一“白酒自动化酿酒设备”在第22届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上摘获“CIIF绿色节能奖”。

  绿色是高水平发展的底色,在“双碳”目标引领下,泸州传统工业在绿色发展新赛道上加速迈进。绿色,成为泸州工业高水平发展最厚重的色彩。

  如今,“绿”意写满泸州大地。泸州不断构建多元化产业体系,加快推进产业绿色化转变发展方式与经济转型。“泸州正着力构建现代工业体系,即白酒(食品轻纺)、能源化工2个优势特色产业,电子信息、装备制造、先进材料、医药健康4个成长型支柱产业,航空航天、机器人2个战略性新兴起的产业,大力推动产业绿色化发展。”泸州市人民政府副市长杨长缨表示。

  走进四川日盛铜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日盛铜箔”)的生产区,精密的机械设备正有条不紊地运行着,一卷卷光亮的、薄如纸片的铜箔引人注目。

  “铜箔的厚度只有3.5微米。”日盛铜箔品质部副总经理巩祺琛自豪地向记者介绍起来,一根头发丝的厚度是60微米,而极薄铜箔的厚度仅为头发丝的十八分之一,更薄的厚度意味着更小的电阻,电池单位体积内的包含的能量等性能也将得到逐步提升,因此它成为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数码与储能电池领域的优质导电材料。

  捏在手指间毫无“存在感”的铜箔背后到底有着怎样的“王牌”?巩祺琛指着一旁的阴极辊和记者说,这是公司的核心设备,每台造价在160-180万元间。在生箔过程中,通过大电流驱动转动,控制线速度将铜离子吸附到铜上,以调节铜箔的厚薄。同时,公司生产的铜箔还具有优良的延展性和高抗拉强度,可承受高达40公斤的力而不发生断裂。

  据巩祺琛介绍,日盛铜箔现已具备年产40000吨高档锂电铜箔的生产能力,为宁德时代、比亚迪等公司可以提供电池负极材料,年产值可达35亿元,填补了四川新能源电池领域高抗高延极薄锂电铜箔生产的空白。

  日盛铜箔交出的“绿色成绩单”,只是泸州加快发展绿色低碳产业的一个缩影。泸州工业,正释放绿色发展的潜在能力,着力绘制一张“枝繁叶茂”的绿色制造版图。

  “全球每年的金刚烷产量约为5000吨,其中众邦生产占60%。”四川众邦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众邦”)董事长王军介绍,众邦自成立初,便致力于在化工行业细分市场中研发产品,锁定了金刚烷系列和炔醇这两条重要的产品线,并成为金刚烷领域的“单项冠军”。

  “金刚烷、炔醇的衍生物应用广泛,是许多产业绿色发展的重要材料。”王军介绍,众邦在生产化工产品时,从始至终坚持绿色发展理念,重视废物的再利用,将生产的全部过程中的“废物”在别的环节中变废为宝,创造新利润,既减少了环境压力,又增加了经济效益。如此循环利用,走出一条属于众邦的“绿色之路”。

  2022年,众邦的业绩达到了一个新高度,业务收入突破5亿元,净利润超过1亿元。如今,他们正准备在深交所创业板上市,蓄势待发,向着更高的目标迈进。

  “小块头”焕发“大能量”。以众邦为例的这些“小巨人”企业,正成为推动泸州绿色工业发展的关键力量。

  张毅贤表示,泸州现已累计培育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8 户,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预计今年可达到101户,企业技术中心达到 99 个(其中,国家级1 个,省级44个),拥有多项在细致划分领域具有话语权产品。

  一株株“草”、一棵棵“树”,让泸州工业“绿意”更盎然。泸州持续发展绿色低碳优势产业,逐步开展省级及以上化工园区循环化改造,力争资源综合开发和循环利用总体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奋力打造高端绿色低碳循环化工产业,持续推进资源循环利用改造,建成一批绿色工厂、智能工厂(车间),加强完善产业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体系。

  数据显示,2018年至2022年,泸州累计创建国家级绿色工厂3个、绿色园区1个,省级绿色工厂7个、绿色园区2个、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1个,国家级工业废水循环利用试点企业1个,省级节能降碳标杆企业1个。

  四川明德亨电子科技有限公司位于泸州纳溪区经开区,主要是做石英晶体谐振器产品的研发、生产,并建设完成了全球晶体行业首个智慧工厂,公司已拥有12项发明专利32项实用新型专利,2022 年,获评四川省企业技术中心。

  “欧洲的法国、西班牙,东南亚的印尼、巴基斯坦、孟加拉国,非洲的乌干达……这些国家和地区都有我们的销售布局。”泸州市驰腾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全磊和记者说,公司致力于移动终端研发和生产,产品早已远销国外。

  在泸州,类似的数字科技公司还有很多,他们深耕数字化的经济领域,创新专业方面技术,加快新一代信息技术与产业深层次地融合,积极推动数字技术赋能工业绿色低碳转型。

  “数字经济是泸州从无到有、招引壮大的新兴起的产业,经过六年多快速地发展,现已形成了以泸州国家高新区、纳溪云溪数字经济产业园、自贸区川南临港片区、江南科技产业园、“一业四园”的产业格局。”张毅贤和记者说,下一步将依托中电子产业园、新经济产业园等平台,聚焦智能终端、新型显示、集成电路、信息安全等重点领域精准发力,着力构建“高技术、高增长、高的附加价值”的电子信息产业集群。

  泸州数字化发展的强有力信号还在持续释放。去年11月,第四届数字四川创新大赛信创赛道赛事大会暨泸州市信创产业高质量发展推进大会在泸州举行。

  会上,泸州市委副书记、市长余先河表示,泸州与“数”有缘,是全省较早启动数字化的经济发展的市(州)之一,数字化的经济产业涵盖“智能终端、新型显示、电子元器件、信创及信息安全、云计算大数据和软件信息服务”五大领域,集聚了中电子、华为等有突出贡献的公司。泸州将利用数字技术为工业绿色低碳转型赋能,为数字四川建设贡献泸州力量。

  六年,从无到有、从有到精。2022年,泸州数字化的经济核心产业规模以上企业达到167家,实现营业收入286.8亿元,增长16.5%,总量居七大产业链第3位。电子信息产业省级“专精特新”企业达到13家,迅速超过了各产业链平均水平。

  以数字技术为支撑,泸州将深入推动新型工业化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目标,逐步推动产业绿色、低碳、高水平质量的发展,增添“绿”的亮色。

  以“绿”为媒,逐“新”前行。这一抹抹亮眼的“绿”,正顺着泸州高质量发展的路径,渐次铺陈。泸州将努力构建工业领域从基础原材料到终端消费品全链条的绿色产品供给体系,加大绿色低碳装备、绿色低碳交通工具、绿色低碳建筑材料等领域的产品供给,助力全社会顺利实现碳达峰目标。

  杨长缨指出,泸州让传统产业在绿色转型中提质增效,同时全力发展绿色低碳新兴起的产业,通过系统实施特色优势产业提质倍增、成长型支柱产业突破发展、战略性新兴起的产业引育壮大“三大行动”,力争到2027年制造业营业收入超过5000亿元,形成白酒(食品轻纺)3000亿元、能源化工1000亿元,电子信息、装备制造、先进材料、医药健康4个500亿元,航空航天、机器人等100亿元产业梯次发展新格局,着力打造一批在全国全省有优势、存在竞争力的特色产业集群。